中小企業股權工商融資應與債權融資並重各界矚目的創業板近日正式開板運營,為中小企業股權融資開拓了一條新路。金融專家認為,我國應形成股權、債權融資“兩條腿”走路的局面,構建多層級金融平台相互配合,發揮最佳效果。
各界矚目的創業板近日正式開板運營,為中小企業股權融資開拓了一條新路。金融專家認為,我國應形成股權、債權融資“兩條腿”走路的局面,構建多層級金融平台相互配合,發揮最佳效果。
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院長陳工孟日前在瀋陽舉行的一次風險投資論壇上說,創業板引發中小企業對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基金,乃至上市發行等股權融 資方式產生極大興趣。但是這類融資方式也有其弊端:以犧牲、稀釋企業股權為代價,外來投資者參與中小企業運營,影響創業者的決策權。事實上,科技型中小企 業進入成長期之後,企業家已經可以看到企業的發展前景,同時又需要大規模的外援性資金。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創業者更願意引入例如貸款、借款等債權性融 資,以保障企業獨立經營及其股權完整。對此,全國工商聯經濟部專家劉琦波表示,相關部門在大力打造股權融資平台時,也不能忽視債權融資渠道的擴展和創新。 劉琦波介紹,除了傳統的銀行貸款外,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銀行、知識產權抵押貸款,以及中小企業聯合發債等債權融資模式上,都進行過嘗試。科技銀行是 指專門為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銀行行為,主要開展無形資產抵押貸款、企業股權抵押貸款、個人信譽擔保貸款等。知識產權抵押貸款是以優質的專利、商標等 作為擔保向銀行貸款。而中小企業聯合發債是同一行業的企業聯合起來,統一向社會發行企業債券募集資金,以解決單個企業因規模較小,難以達到發債條件等問 題。實踐證明,這幾種債權融資模式如果設計、運行得當,能夠有效控制風險,提高資本經營效率。 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理事長特別助理張志軍說,更多債權融資新品種的推出,有待國家出台更為積極、務實的金融法律法規,規范金融中介服務市場,培育高素質的金融人才群體。只有股權、債權兩個融資平台共同作用,才能更好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
|